网上关于袁隆平的资料很多,对这位堪称国士无双的科学家的赞誉更是数不胜数,这里想说一点袁老不是那么广为人知的事。袁隆平在80年代因杂交水稻闻名于世,但也许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袁隆平出生的时间,是1930年,也就是那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的时代,许多有志之士各自选择不同的道路为国奋斗,他们有的学文以启民智,有的学理以发展科学,有的学军事以强国。新中国成立时,袁隆平19岁,刚刚高中毕业,他考上了当时的西南农学院,一心想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1953年,袁隆平毕业服从分配,去了湖南,在一个叫安江农校的小地方任教。生活在现代的人,体会不到粮食短缺带来的痛苦,但在那个时代,袁隆平极为深切地体会过饥饿带来的痛苦。回忆当时的生活时他说:“肚子空空,身体没力,双腿没劲。晚上睡觉,被窝冰凉,始终也睡不热,身体没能量嘛。”当年袁隆平做过一个离奇的梦:人们坐在硕大的稻穗下乘凉,再也不用为吃不饱饭发愁。袁隆平不像许多天才科学家,他的工作需要的不是天赋和灵感,而更多是耐心和坚持的水磨工夫。袁隆平发表的第一篇论文题目是《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被同行称为“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号角”。杂交水稻是世界性难题,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五十年代便开展了相关研究,但都没有实现这项技术。这里面最困难的是如何培育出雄性不育系的稻株。袁隆平知难而进,“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他决定寻找到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在一望无际的稻田中找寻几株变异的稻株,这个过程无异于神农尝百草。袁隆平花了两年的时间,也才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稻株,将它们置于瓦罐之中开始杂交试验。但偏偏这时候遇到“文革”风暴,袁隆平被攻击打倒,试验田的秧苗被拔光,幸存的几株被他藏在臭水沟。一直到1970年,袁隆平才又得以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在海南岛,他再次开始大海捞针一般地寻找他需要的稻株,并最终找到了后来所有杂交水稻的母本——“野败”。这几乎是杂交水稻成功最为关键的一步,这一步袁隆平走了十余年。常年的田地劳动,使袁隆平的形象不同于一般科研人员,他自己常以农民自居。功成名就之后,他仍然不离开科研第一线,每年都要到海南的稻田基地。“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是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我就不接收你。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来。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一定还是会出成果的。如果思想不大正,搞科技工作也会腐败,弄虚作假、哄骗人家,欺人欺已,最后没有好下场的。”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颁奖结束后,有记者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袁隆平淡然道:“明天还要到田里去,晚上睡前我就在想,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了?有没有病虫害?气候是不是干旱?我还得算算,一亩田有几千万谷粒,算起来不得了。”这个当时已近九旬的老人还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继续努力,继续攀高峰。”他穿35块钱的短袖,260块钱的卡西欧手表用了很多年,政府给他的别墅也被他当做研究基地。有一次,袁隆平带着夫人去香港,走进一家很贵的手表店。袁隆平一看价格,连忙把老伴拉出去了,嘴里还说着:“不要手表了,太贵了。”“代购女王”薇娅曾与袁隆平合作直播,仅一分钟时间就将84万斤大米销售一空,一次直播累计销售了430吨。当时他已经90岁了,但心态十分年轻,和薇娅的合作也非常愉快。薇娅问他年收入多少?袁隆平有几分无奈地说:“听说你年收入有30亿,然后就有人说我年收入1000个亿,我都笑哭了,这不是开玩笑吗?”他接着很郑重地说:“我就是靠工资吃饭的,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000元左右,但是加上一些经费、技术咨询费、宣传资金等能有30万左右。”虽然外表看起来似乎土气,但作为一流的科学家,袁隆平思维开阔,英语水平更是了得。很多人看到乡土风的袁隆平会觉得,这位本土科学家,英语水平大概是二两棉花——弹(谈)不了。197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科研会议,袁隆平应邀在会议上宣读论文。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他写作了题目为《中国杂交水稻》的英文论文。按照会议安排,有一名专家负责宣读论文,答辩则需要作者亲自答辩。袁隆平在现场以英语回答专家的提问,对答如流,技惊四座。此后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还是领奖,袁隆平都是从不带翻译,毫无语言障碍。当同行的中国代表遇到障碍时,他还会帮忙救场。除了英语,袁隆平还懂俄语。因为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第一外语就是俄语,袁隆平在农校学的就是俄语。现在兴趣来了他偶尔还会秀上几句俄语。地处中东的迪拜曾试图种植水稻,但沙漠昼夜温差大、地下水盐度高、多沙尘暴,哪一个都是水稻的致命杀手。迪拜砸重金尝试了好多年,最后都失败了,直到听说袁隆平的海水稻在盐碱地获得成功,找上门来。接到邀请的袁隆平团队远赴迪拜沙漠,进行小范围实验种植,克服恶劣条件,经历万苦千辛后,在2018年收获了首批成熟水稻,亩产超过500公斤。迪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酋长喜出望外,将这些海水稻加工制成精美的纪念品,亲自命名为“AL MARMOOM”品牌,作为“国礼”赠送尊贵的客人。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点是湖南安江农校,此地距离黔阳县城仅4公里。一千三百年前,曾有一位大诗人被贬到黔阳,曾在此写到:王昌龄大概不会想到,时间跨过十三个世纪后,又有一位怀赤子之心,许身报国的人,冰心一片,从这里开启传奇的一生。2020年,腾讯新闻《时代我》
记录了袁隆平90岁时工作、生活的日常,
为我们留下了
关于袁隆平先生的一段珍贵影像
90岁袁隆平称自己还有三个重要任务:
一秒都耽误不得!
袁隆平逝世,我们为什么如此悲痛
作者 | 李月亮
昨天,是揪心难过、跌宕起伏的一天。
上午十点多,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忽然发出重磅消息,“袁隆平同志逝世”。
消息一出,瞬间刷屏,微博都崩了。
网友们纷纷表示特别震惊,特别难过。
可是,CGTN很快删除了这条消息。
上午11:16,澎湃新闻发出辟谣:老人家没有逝世,只是身体状况不太好,在住院。
40分钟后,源发媒体CGTN发文道歉。
大家顿时气炸了,拍案大骂假新闻。
更多人也是长舒了一口气——幸好是假新闻,袁老没事就好,那么好的老先生,他肯定能活到100岁。
谁想。
人们刚刚踏实下来,多家官媒就几乎同时发了新闻:
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老先生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这一次,是真的。
很多网友不愿接受,在新闻底下留言,说赶紧再来一次辟谣啊。
可是没有。
万众拥戴的袁公,是真的走了。
今年3月,老先生在三亚基地工作时,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
4月回到了湖南长沙治疗,医院倾尽全力,却没能留住先生。
据说他走后,医护纷纷痛哭。
农学院的教授听到消息,也是哭得不能自已。
网友们更是不愿相信。
昨天下午,很多长沙市民自发来到街头,在雨中送别袁老。
众人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场面令人泪目。
一个91岁的老人,为什么能得到百姓这样的爱?
他这一生,到底做过什么?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今天,我想用5个字,讲讲袁老的一生。
袁隆平的第一个字:倔。
1930年,袁隆平生于北平。
他名字里的“平”,就是北平的平。
家里兄弟五个,隆津、隆平、隆赣、隆德、隆湘,都是地名。
袁隆平的原生家庭,那是万里挑一的。
爷爷做过县长,父亲毕业于东南大学文学系,母亲是富商家里的大小姐,后来做了老师,文化很深,能讲流利的英语。
这样的出身,让袁隆平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而通常,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都会心怀“大抱负”——做官啊,做学者啊,做企业家啊……
但袁隆平不一样。
他喜欢绿油油的庄稼和五颜六色的蔬菜。
虽然从小接触不多,但就是发自内心的对植物感兴趣。所以上大学时,他坚定地要读农业。
这在当时,是个不可思议的选择,袁隆平的父母都很反对。
理由倒不是别的,就是农业苦啊。
中国人祖祖辈辈种了多少年的地,谁不知道农民苦。
那时无数人都梦想着不做农民、摆脱种地。没听说谁生在大城市,还非要钻回田里做农民。
但是袁隆平很倔。
他认准了,就是要学农。
最后,也真的去读了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
袁隆平的第二个字:难。
大学毕业后,23岁的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一个偏远的农校教书。
一教就是18年。
18年里,这个其貌不扬的农村老师,一边教书,一边想着培育水稻新品种。
他经历过饥荒,见过人挨饿:
“刚刚吃完饭,肚子又饿了,一天到晚就想吃饭。有时候用糠来替代,越吃越饿……那个日子真的很难受。”
知道饿的滋味,他一直琢磨怎么能让人们都吃饱饭。
老实说,这不是一个农村教师该考虑的问题。
当时看起来,也肯定不是他能解决的问题。
但袁隆平不管那么多,他觉得这个事该做,就坚持去做。
几经辗转,他把研究方向定在了研究杂交水稻。而当时国际学术界的共识,是“水稻没有杂交优势”。
所以当袁隆平提出他的设想,嘲笑声一片。
一个乡村教师却想挑战权威共识,所有人都在等着看笑话。
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也确实像一个笑话。
1964年到1969年,长达6年的时间里,他做了3000多个杂交实验,全部失败了。
他和爱人扎在农田里,一身土,两脚泥,不顾风吹日晒,拿着放大镜去找想要的稻苗。
从十几万棵苗里,找出几棵来,艰辛可想而知。
可是,研究又迟迟不见成果,煎熬也可想而知。
越来越多人质疑他,说:“袁隆平是地地道道的科技骗子。”
还有人去砸他的试验钵,破坏他的实验秧苗。
最严重的一次,试验田全部被毁。
幸好在一口井里,发现了五根秧苗,袁隆平才保住了研究材料。
那些年,袁隆平就这样顶着巨大压力,做他的研究,曾经连着七年春节都没有回家……
我们现在讲杂交水稻,好像一切自自然然、水到渠成。其实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
换成别人,或许早已放弃。
幸好,袁老坚持住了。
袁隆平的第三个字:功。
袁老的杂交水稻,到底有多大贡献?
简单说:他使水稻单产大幅提高。
目前仅在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就达2.5亿亩,产量占比65%。
——就是说,我们吃的大部分国产大米,都是袁老的杂交水稻。
不仅如此,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了全世界。
1979年5月,农业部送给美国一家种子公司1.5公斤杂交水稻种。
到2005年,美国耕种杂交水稻80万亩,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比当地良种增产25%-35%以上。
1993年,越南引种中国杂交水稻4万公顷。目前种植面积已达65万公顷,单产增产40%。
而在非洲尼日利亚的试验田,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可达6.8吨,而当地水稻平均产量只有1.8吨,杂交水稻平均增产2-3倍。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22亿亩水稻,如果有一半种上杂交水稻,保守估计,也至少可以多养活超过4亿人。
让几亿人吃饱饭,这是多大的功德?
袁隆平的第四个字:誉。
国家没有亏待英雄。
这些年,袁隆平获得了很多赞誉。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他在中国家喻户晓,深受人民爱戴,走在非洲街头都会有人认出,亲切地喊他“父亲”。
甚至,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还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袁隆平的第五个字:朴。
袁老坐拥无数荣誉,身价也高达千亿。但他这一生,极为简朴。
他穿着几十块钱的衬衫,打着十块钱的领带。
他开着最普通的车去下地干活。
国家奖励他大房子,他直接改成研究室。
他说:
“别人买什么品牌的衣服,几千上万一件。我不要,我到超市买衣服,都是几十块。一百块一件,我就非常满足了。”
“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
他天天在田里,被晒得很黑,被人说看起来很土,他毫不在意。
人们给他拍纪录片,他也没兴趣看。
“我没看,也不是太想看,看那个太耗费时间,我大部分时间要到田里去。”
他心里最重要的事,就是下田。
“下田是头等大事。”
“名利对我没什么用处,能下田就是最好的。”
“下田”是什么?
是做研究啊,是坚持创新啊,是让更多人吃饱饭啊!
这些年,纵有名利追逐,袁老不为所动,初心不改。
他一直在搞科研,接二连三攻克难关:提高杂交稻亩产,研发出海水稻,实现了水稻去镉……
他一次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一次次给世人带来震撼惊喜,一次次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样的人,人民怎能不拥戴?
老百姓的心里,是知恩的。
之前有人误传袁隆平开豪车,很多网友说:
“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
“仇富不仇袁隆平。”
是的,他的富裕是来自艰辛付出,来自巨大贡献。
如果做出了这样贡献的人,都不配开豪车,那你说谁配?
这几年,袁老所到之处,都是热切的掌声,都是无上的敬重。
昨天袁老逝世的消息传来,一位网友的留言获赞过万:您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把您高高举起。
还有网友发来照片,在袁老最后离世的湘雅医院门口,不知是谁送来了三束水稻。
网友说:这是他给人民的馈赠,也是人民为他饯行的礼物。
此中情意,令人泪目。
我看到新闻。
昨天,运送袁老遗体的车,特别去了一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让袁老最后再看一次他毕生钟爱的杂交稻。
相信袁老会开心的。
他深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深爱他。
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如此的成就和修为。
无憾了。
2004年,“感动中国”曾给了袁老这样的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择一事,终一生。全心全意,为国为民。
袁老,是真正的男神。
此刻,他去了属于他的星星。
而我们将永远铭记他。
稻香阵阵,感恩斯人。
一日三餐当念君。
袁老,请一路走好。
这些评论,让人泪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隆平曾在采访里,提到自己研究水稻的初心。时间回拨到1930年9月7日,当时只有27岁,后来成为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的林巧稚,在北京协和医院产房里,接生了一名男婴。这位在出生登记材料上显示为“袁小孩”的婴儿正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童年和青春岁月,都跟随父母辗转于全国各地,包括北京、天津、江西、重庆、湖北等。1949年,袁隆平考入了相辉学院农学系,这是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后,重庆复旦大学校友创办,该校在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新成立的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者之一。在校期间,袁隆平曾报名参加空军,但因在校大学生更需参加经济建设,而未入伍,继续留校学习。1953年8月,袁隆平大学毕业,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看到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袁隆平被这些景象深深刺痛了,立志用农业科学战胜饥饿。一开始,他就得面对国际权威的批判“水稻杂交无优势”;为了找到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他跑遍大半个中国找了6年之久;“文革”时期遭到冲击,实验田被毁……1976年,袁隆平育成的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随着中国水稻研究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2月,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植物》杂志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植物生物学研究已经确立了在全球的卓越地位。特别是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已经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可谓“中国的复兴”。多年来,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时出现,袁隆平的应对方法永远只有一条:下田实践。“在田里,人的身体上半截被太阳晒着,很热。腿在田里冷水中泡着,很凉。但我们每天都要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在成千上万株稻穗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那真的就像是大海捞针。”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进京之前,袁隆平先是下田跟超级稻告别。回去后的第一件事,还是下田。第一是水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第二是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解决人类饥荒做出贡献;亩产700、800、900、1000公斤……5月9日,三亚早造水稻测产取得亩产1004.83公斤的成绩。这是袁隆平团队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首获丰收。这对实现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确保“中国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袁隆平和一大批中国科研人员的前赴后继下,亚洲、非洲、“一带一路”沿线,杂交水稻已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2017年8月23日,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萨乎里专程来到长沙探望袁隆平,给他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印有杂交水稻的面值2万阿里马达加斯加币。萨乎里向袁隆平介绍道,水稻是马达加斯加人民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的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马达加斯加人民基本已经摆脱了饥饿。2020年,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经专家团队对3块各1亩左右稻田机收实测,“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公斤,专家表示,这个产量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但老人仍不满意,他的远期目标定为了双季稻亩产2000公斤。2020年,袁隆平表示,“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觉得身体还可以,脑瓜子还没糊,所以说我还可以继续工作,我还可以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90后’一直搞到就是‘100后’。”“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网友评论:
今天,我们共同缅怀
袁隆平院士!
— THE END —
☀本文综合自中国新闻网、网友评论等。